近日,环保部正式发布了《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六阶段)(征求意见稿)》。该标准预计在今年底正式出台,并计划于2020年开始分阶段实施。 因此,一位合资企业动力总成研发部门的相关负责人认为,对于企业而言,要想达到这个被喻为史上最严的排放标准——国Ⅵ排放标准,无论是从两年左右的研发周期而言,还是就企业的成本而言,都具有不小的压力。 而在2020年这一关键时间点上,除了要应对国Ⅵ标准之外,车企还得应对5L/100公里的油耗目标值,两个标准的同时实施对企业的挑战不言而喻。 据环保部发布的意见稿,在不考虑测试工况和测试程序影响的前提下,相比“国Ⅴ”排放标准限值,国Ⅵ汽油车CO(一氧化碳)排放限值加严50%,国Ⅵb汽油车THC(总碳氢化合物)和NMHC(非甲烷总烃)排放限值下降50%,NOx(氮氧化物)排放限值加严42%。 和国Ⅴ的标准相比,国Ⅵ整体上要严格50%以上。新的排放标准不仅在污染物的排放限值方面更加严格,还增加了对加油车在加油过程中污染物的控制要求和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试验要求。  近日,在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和中国内燃机工业协会共同举办的“商用汽车及配套动力供给侧改革与延伸服务工作会议”上,环保部环境标准研究所研究员袁盈就此问题进行了专项报告。 在报告中,袁盈透露,国六排放标准原则上是吸取欧美排放标准精华,结合国情,大幅度削减NOx和PM排放。“目前已经完成前期研究和开题论证, 争取今年年中(6-7月份)发布征求意见稿,年内完成编制工作。给企业留出充分的时间做产品开发和准备,也满足重点区域减排、提前实施标准的需要。” 重型车减排潜力巨大,重型商用车排放标准的加严,是整个排放标准升级的重点。 据统计,重型车的NOx排放占所有机动车排放的78%、PM排放占到了所有机动车排放的82%。柴油车保有量仅占汽车总保有量14.1%,却是汽车最主要的NOx和PM排放源,NOx占到69.2%,PM占到99%以上。 此外,在今年两会发布的十三五规划纲要中,对国六标准实施提出了非常明确的要求,要求十三五期间:“加快淘汰黄标车和老旧车辆,实施国六排放标准和相应油品标准。” 这是历次五年计划纲要中,首次提到了汽车排放标准的实施。这样明确的态度,也说明十三五期间国六排放标准实施势在必行。 从制订思路来说,国六标准基本内容包括排放限值、测量循环,参考了欧六重型发动机排放标准。相对欧五而言,欧六有着颠覆性的改变,体现在引入了新观念、新要求,新工况、新技术的应用等方面。 目的是采用最先进的排放控制技术,大幅削减NOx和PM的排放;控制实际使用中的排放,有助于环保监管。 电控技术应用后,一方面有助于降低排放,但也出现了作弊和采用失效策略的现象。此前在欧美执行排放法规中也出现了类似的问题,台架上排放测量数 据很好,上路之后出现了很多问题,甚至还不如原来欧三、欧二的排放水平。袁盈表示,“控制使用中的排放,这是理念上最大的变化。” 为了实现使用中的监管,国六标准拟增加相应管理和控制要求:OBD改进,确保排放方面的故障及时发现和维修;整车监督检查方法,明确整车企业责任,为整车监督检查提供方法;排放质保期要求,增强生产企业环保责任。 具体而言,包括污染物排放削减目标NOx和PM将比国五阶段削减60%以上,增加颗粒物个数(PN)限值,意味着引导DPF使用;发动机标准测 量循环,瞬态循环应用WHTC、稳态循环应用WHSC,更重视低速低负荷占比,利于考核催化器低温性能,考核冷启动排放;引入发动机非标准循环排放要求, 防止仅在认证工况下起作用,随机测量3个单元格的15个工况点,排放均需满足限值;OBD控制提示系统要求,增加整车OBD和NOx提示系统检测,远程OBD监控功能;NOx控制提示系统要求,针对车辆用户设置,督促用户及时 添加合格尿素,确保SCR正常工作;整车排放控制要求,整车道路车载法试验(PEMs),同时提出高海拔要求;增加整车实验室排放试验方法,基本工况是C-WTVC,作为监督性检查的可选测量方法;排放耐久性要求,涵盖几乎整个使用寿命,更关注使用过程中的排放;排放质保期,增加排放控制相关零部件项目,质保期内生产企业应承担环保责任,制造商提供质量保证;双燃料发动机和汽车技术要求,排放限值和OBD等有专门要求。
|